中空玻璃幕墙掉落主要原因找到 含氯化钙干燥剂“难辞其咎”
杭州市庆春东路一大厦玻璃幕墙突然掉下,砸中刚好经过的19岁女孩朱依依,酿成截肢的惨剧;大连中山区一大厦玻璃幕墙整体坠落,3名行人被砸翻在地,血肉模糊;威海银滩中空玻璃间隔条腐蚀严重,玻璃面出现大片“彩虹”,房主无奈投诉……近年来,一起又一起因中空玻璃造成人身安全和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屡见报端,引发社会关注。
中空玻璃为什么会整块掉落?其间隔条为什么严重腐蚀并出现“彩虹”?
“导致中空玻璃掉落的主要原因有两个:钢化玻璃中的杂质(结石、气泡、硫化镍等)引起自爆;应用了带有腐蚀性的干燥剂。”据专家介绍,此类干燥剂导致中空玻璃腔内水汽的反复冷凝与蒸发,出现腐蚀、结碱现象,加速散热,最终造成漏气、起雾、结露,丧失节能保温、隔音、隔热等性能。“如杭州出现问题的隐框玻璃幕墙,其荷载主要靠密封胶承受,一旦密封胶受到严重腐蚀,势必会导致脱落。添加氯化钙的干燥剂是不能使用在中空玻璃上面的。”
专家表示,装有中空玻璃幕墙的建筑,大都地处人流量较大的闹市区,无形中增加了伤人概率,全国范围内的中空玻璃使用三五年即出现结露、失效、甚至整体脱落的现象在逐年增多,如上海某高层大楼一年之内就下了三次“玻璃雨”,玻璃幕墙脱落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
“中空玻璃产品的寿命为何如此之短,实验证实是它为添加氯化钙的干燥剂背了‘黑锅’。”据介绍,市场上中空玻璃的硅酮结构胶使用年限一般在20年以上,受到腐蚀或破坏作用寿命将大为缩短,我国约60%以上的中空玻璃平均使用寿命不超过10年,大部分会在3-5年内因质量问题需要更换,每年就要花掉数亿资金,形成巨大资源浪费,严重拖累了国家节能战略的后腿。
添加氯化钙的干燥剂已占中空玻璃整个行业的50% 管控迫在眉睫
《中空玻璃生产规程》要求,中空玻璃干燥剂(分子筛)应选用3A孔径的分子筛,并符合现行国家《3A分子筛》GB/T10504标准。用于中空玻璃的其他干燥剂不应低于现行国家《3A分子筛》GB/T10504标准或者其他相关标准的要求。建材行业标准《中空玻璃干燥剂》(JC/T2072-2011)4.1中定义:中空玻璃干燥剂分A类(3A分子筛)和B类(凹凸棒土干燥剂)。
“问题就出在B类上,这种干燥剂在标准中规定的主要成分是凹凸棒土,但市面上大多数干燥剂生产厂家在B类干燥剂中添加了氯化钙,其吸水量50%以上是氯化钙在起作用。此类干燥剂不能称之为B类干燥剂,而应明确为氯化钙干燥剂才科学。”上述专家表示。
市场上很多干燥剂外包装都写着“中空玻璃专用分子筛”、“中空玻璃分子筛”等字样,对下游使用方造成很强的欺骗性。据专家介绍,凹凸棒土干燥剂成本较低,因在生产中必须添加氯化钙才能达标,但很多企业在产品包装上却不注明添加该原料成分,以此冒充中空玻璃干燥剂扩大市场销量。“氯化钙干燥剂已占中空玻璃整个行业的50%左右,严重破坏了中空玻璃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
据介绍,当温度发生变化的时候,中空玻璃干燥剂会相应的放出与吸收水份达到平衡。实验结果表明,国家要求使用的3A分子筛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对中空玻璃产生破坏作用。目前国际中空玻璃行业最先进的欧洲中空玻璃标准DIN EN1279-4也是以3A分子筛作为对象来评价中空玻璃干燥剂的吸附性能,经过国外中空玻璃行业50年的实践,已证实其可靠性并具备50年以上使用寿命,超过我国使用15年标准的3.3倍。
我国多省份已明令禁止中空玻璃使用氯化钙干燥剂 倒逼行业标准修订
近年来,我国不少省份出台相关规定,禁止中空玻璃使用含氯化钙的干燥剂。
2015年,《山东省建筑节能推广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产品目录(第一批)》中已明令禁止使用氯化钙干燥剂:氯化钙干燥剂无3A分子筛干燥剂特性,其水合物对中空玻璃铝间隔条、密封胶有腐蚀性,易导致中空玻璃出现巨大质量隐患,不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河南省《2016年度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推广项目目录》公告〔2017〕5号文中明确表示,氯化钙干燥剂不得用于民用建筑的门窗工程。
……
全国性建材科技期刊《玻璃》在刊发的《中空玻璃产品检验中常见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中指出:目前中空玻璃干燥剂市场比较混乱,干燥剂产品从外观上看都非常相似,但质量上差异很大。一些干燥剂、分子筛生产商为降低成本,在3A分子筛中掺杂其他分子筛或干燥剂,造成产品性能下降,导致中空玻璃初始露点不符合要求。《论中空玻璃分子筛初装量》《干燥剂对中空玻璃的影响探索》等多篇论文中也表述,除了3A分子筛,其他的干燥剂都会产生腐蚀、结露、呼吸甚至爆裂等现象,使中空玻璃寿命无法达到15年以上。
专家建议,应出台规范性文件,大力推动中空玻璃行业标准JC/T2072-2011的及时修订,完善并统一标准,明确规定中空玻璃不得使用添加以氯化钙、氧化钙为代表的含有腐蚀性、分解性、挥发性等不稳定的材料。同时,创新完善监管方式,严厉查处在中空玻璃生产过程中使用假冒伪劣干燥剂的行为,确保民众人身安全和国家节能环保战略的顺利实施。(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魏东)
推荐阅读:黄河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