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有年味的地方,到了这里都不想走,自己的家乡才最有味道
城市里的地名儿,凡加一个老字,便就有了嚼头。这老字透出的是沧桑,让人嗅出了一股老味儿。
一个久远而熟悉的名字,漫步于中华门城墙上,仿佛穿越千年的时光隧道,代代传承的那乡音古韵,行摄中陶然忘忧。
城墙是南京人心中深深的情结,爬城墙是很多南京人儿时的记忆,看到古城墙,那历史的厚重感就跟着上来了。
南京明城墙的中华门,是当年南京城的正南门,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南唐都城江宁府和南宋陪都建康府城的南门,明洪武二至八年(1369-1375)扩建而成。初称聚宝门,1931年民国政府改名为中华门,门匾“中华门”三字由蒋介石于当年双十节前夕题写。并在东西两侧分别开辟了中华东门和中华西门,以满足南北双向车辆通行。中华门东西宽118.5米。南北长128米,占地面积15168平方米。
中华门最特别之处,是它的瓮城。中华门的瓮城是由三个瓮城组成,呈目字形结构。三层瓮城共有27个藏兵洞,可藏兵三千余人。站在瓮城之上,对于我这个不懂用兵布阵的人都能体会到它的易守难攻,它的瓮中捉鳖的妙处。中华门的城门是双扇包铁门,一门一闸,内设有栓槽,用来供木栓禁闭大门所用。
推荐阅读:旗龙